瀏覽次數:3801 發布時間:2021-06-29 |
6月15日,經地質專家確認,廣西東興市首次發現的侏羅紀晚期恐龍化石,此恐龍化石點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科普研學及旅游開發價值。
據悉,在東興市修建的高鐵站站前路附近工地工作的李東生師傅發現挖出來的石頭與其他石頭不一樣,現場石頭(化石)在雨后沖刷的比較干凈,石頭(化石)上的紋理很清晰,他第一時間就發現遂向工地業主東興開投集團報告。
接到當地自然資源部門的邀請后,廣西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專家陸剛及潘藝文,廣西第三地質隊地質專家蘇正榮、黃山赴現場,經現場實地勘察后,認定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南端沿海沿邊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在地理緯度上,比2002年在江山半島發現的恐龍化石還要往南一公里左右。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陸剛專家向記者介紹,目前發現的化石主要散布在侏羅紀晚期地層中,包括恐龍的肢骨、椎體等,具體的恐龍種類需等待進一步研究確認。專家們建議:一要立即對恐龍化石發現點進行保護;二要對已經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收集,集中統一存放予以保護;三要保護好工地現場及周邊相關土地,立即組織專家商討恐龍化石點的挖掘、保護和科研的進一步工作并盡快落實。
本次在東興市新發現的侏羅紀恐龍化石意義非常重大。該化石比崇左市扶綏縣發現的白堊紀恐龍化石年代更為久遠,是已知我國最南端沿海沿邊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拓寬了廣西恐龍化石分布范圍,為恐龍的棲息地及其古地理、古氣候研究提供了新地點新資料,為東興市提供新的科研、研學和旅游資源。
目前,東興市人民政府已組織將該工地保護起來,四周圍起警戒線,并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下一步將會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現場進行合理的保護和挖掘。
(來源:廣西地礦局網站? 作者:劉芳)